近日,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PI(Principal Investigator,学术带头人)、新国大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张嘉恒荣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云帆奖·璀璨明星。WAIC云帆奖于2020年由世界人工智能大会(WAIC)发起设立,是全球首个专注于人工智能领域青年技术人才的权威奖项,旨在发掘和表彰在AI领域具有突出贡献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才俊。
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、博士生导师,张嘉恒助理教授在安全隐私、应用密码学、零知识证明、区块链以及机器学习安全等领域展开深入研究。2025年,他带领团队在计算机安全领域的顶级会议USENIX Security 2025和ASPLOS 2025连续发表三项重要研究成果,围绕零知识证明(ZKP)技术取得系统性突破,涵盖高效算法设计、底层协议优化及硬件加速,为隐私计算与区块链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。
从学术深耕到产研融合
青年学者成长之路
作为活跃在国际学术前沿的青年学者,张嘉恒担任区块链项目PolyHedra的首席科学家,主导零知识证明(ZKP)技术研发及跨链互操作协议设计,同时担任多个国际顶级会议的程序委员会成员和审稿人,为推动学术界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组织了 ICLR’25 工作坊,专注于基础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研究,促进学术界与工业界的交流与合作。
截至目前,张嘉恒以核心作者在顶级会议CRYPTO,S&P (Oakland), CCS,USENIX Security,ASPLOS上发表多篇论文,研究成果被Facebook Research,Hacking Distributed,Medium等媒体报道。
此外,他的区块链跨链桥工作zkBridge已经被应用于多个公司的实际产品,最高融资超5000万美金市值达十亿美金。技术落地的商业价值与国际合作的广度,印证了优质科研成果 “从实验室到产业界” 的转化能力,更展现了全球视野下技术创新的协同力量。
零知识证明技术系统性突破
赋能多领域安全应用
张嘉恒的研究既具备理论深度,也注重实际应用价值。
在区块链领域,他带领团队开发的新型安全协议,弥补了理论上的不足,也促进了区块链技术在金融、物联网等领域的应用。
在人工智能安全领域,他的团队提出了首个高效的非交互式零知识证明框架,这一突破性进展为医疗、金融等敏感领域的AI应用提供了可靠的安全保障。在零知识证明的核心技术层面,团队还提出了一种基于Reed-Solomon码的高效多线性多项式承诺方案,为零知识证明在区块链隐私交易、智能合约验证等场景的应用提供了更高效的底层技术支持。
在硬件加速方面,团队在ASPLOS 2025上发表的《A Fully Pipelined GPU-Accelerated System for Batch Generation of Zero-Knowledge Proofs》论文,首次实现了基于GPU流水线的批量ZKP生成系统。该系统通过并行化计算与内存优化,将系统吞吐量提升数十倍。实验数据显示,在以太坊级交易验证任务中,该系统可在1小时内完成传统CPU集群需要数天才能处理的工作量。
张嘉恒认为优秀的科研成果应当能解决现实问题。他常说:“我们做研究不仅要追求理论上的突破,更要思考如何让这些技术真正落地,为社会创造价值。”
张嘉恒表示,未来将继续深耕安全隐私领域,探索零知识证明、区块链和人工智能安全等前沿技术的理论与应用,推动研究成果的实际落地,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。他的科研故事也为年轻学者树立了榜样,激励更多人勇攀学术高峰。这位青年学者的科研之路,正在为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数字世界贡献重要力量。
*本文部分内容参考资料来源:上海交大致远学院、ZYCollegeInternational等。
向深向远,问道前沿。依托新国大世界级的科研优势与资源,新国大(广州)创新研究院围绕智慧城市、信息和通讯、电子科技、先进制造、人工智能应用、生物科学和金融科技七大重点领域,遴选了几十位新国大教授、专家担任研究院PI(Principal Investigator,学术带头人),建设人形机器人实验室、智慧医疗实验室、智能系统实验室、人工智能应用实验室、3D打印实验室5个前沿实验室,支撑研究院各类跨学科、跨领域研究。
研究院PI主导研究院实验室运营,负责开展多种研究项目,培养博士生、博士后,组建研发工程师队伍。同时,他们积极联动新加坡与大湾区、广州市、广州市黄埔区的企业和科研院所,聚焦技术难题攻关,加速科研成果转化,推动中新两国的科研创新与实践。我们将持续在本公众号介绍研究院的PI队伍及其代表性研究,欢迎关注和探讨合作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