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共庆新国大120周年华诞|《新加坡科研发展启示录》中文版隆重发布!
发布人:新加坡国立大学广州创新研究院发布日期:2025-10-17


2025年10月17日,新加坡国立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活动在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的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(NUS GRTII)成功举行。本次活动由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主办,适逢中新建交35周年、中新广州知识城建设15周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120周年校庆,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。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,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、黄埔区区长冼银崧女士,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黄美美女士,新加坡国立大学名誉常务副校长康长杰教授,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大通先生,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院长葛树志教授等嘉宾出席活动,共庆新国大双甲子荣光,共绘中新科研合作新蓝图。


微信图片_2025-10-28_104932_836.jpg


跨国科技合作结出丰硕成果


自2024年3月28日正式揭幕以来,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在两年间实现跨越式发展,已成为中新两国科技创新合作的重要桥梁,进一步促进国际科技成果创新转化。


目前,在科研转化方面,研究院已建成机器人系统、智慧医疗和智能系统三大科研平台,汇聚了由新国大学术带头人组成的科研团队,其中包括7位院士、8位全球高被引学者


在人才培养方面,研究院围绕市、区重点关注产业领域,优选具有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,累计签约多名博士生及硕士生奖学金得主,并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,目前已有多名博士后进驻,从事前沿科研与产业化研究。


在创新生态方面,研究院引入21家智慧医疗、人工智能应用、智慧物流等领域的高潜力企业,与15家行业领军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


与此同时,研究院孵化的多家企业在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佳绩,多位新加坡国大校友也回到广州,融入本地创新生态,共同推动中新合作走向纵深


嘉宾致辞 
共话中新情谊,共绘合作新篇


活动仪式上,新加坡国立大学协理副校长(战略合作)罗继斌先生发表致辞。他以“科研不是百米冲刺,而是一场接力长跑”为喻,回顾新加坡科研从“扎根育才”到“系统联动”的发展历程,指出新加坡凭借“务实、理性、开放、协作”精神,在政府长远投入与制度文化支撑下走出“小国大科技”之路。


罗继斌副校长强调,中新科研教育合作日益紧密,苏州、重庆、广州等地研究院的落地,正是“以实打实的投入为中新友谊添砖加瓦”。他特别寄语年轻一代,鼓励他们“将好奇转化为问题,方法转化为成果,成果转化为公众福祉”,并期待与各方共同续写中新科研合作新篇章


微信图片_2025-10-28_111850_954.jpg


随后,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大通先生在致辞中回顾了《新加坡科研发展启示录》中文版的成书历程。他表示,今年2月与康长杰教授达成共识,双方一致认为系统译介新加坡科研创新经验对深化中新合作、赋能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在他的推动下,联合工作小组迅速成立并高效完成全书译校,终使这一重要著作顺利面世,“开花结果”。


他进一步强调,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唯一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,中新广州知识城正围绕“一核两心三带多组团”的城市格局,持续强化与新国大等国际顶尖高校的协同联动。展望未来,他期待新国大(广州)创新研究院紧密对接广州市布局的六大未来产业方向,加速推动关键技术落地与成果转化,与各方携手“共谋发展、共创未来”


微信图片_2025-10-28_112048_868.jpg


主旨演讲

揭秘“小国大科技”的T-UP 2.0模式


接下来,新加坡国立大学名誉常务副校长、校长顾问(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)康长杰教授以“新加坡科研转化的新实践:迈向T-UP 2.0”为主题,系统介绍了新加坡推动企业技术升级的T-Up计划及其发展路径


微信图片_2025-10-28_112113_366.jpg


他首先阐述了T-Up计划的核心机制——通过将公共科研机构的高水平人才借调至中小企业,助力其提升研发能力与技术创新水平,并强调了该计划在知识产权安排上的灵活性与务实性。随后,康教授分享了T-Up计划自2016年以来的新进展,包括累计派出超千名科研人员、引入学生实习机制,以及拓展AI领域人才支持等。


面向未来,康长杰教授提出T-Up 2.0的发展方向:进一步覆盖深科技初创企业,支持技术成熟度(TRL)3-5阶段的研发项目,并推动该计划国际化,期待与中新广州知识城等平台合作,共同拓展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生态。


重磅发布 

《新加坡科研发展启示录》中文版揭幕


本次活动也见证了《新加坡科研发展启示录》中文版的正式发布。该书由新加坡国立大学名誉常务副校长、校长顾问(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)康长杰教授主编。作为新加坡科研体系的奠基者之一,康长杰教授通过该书系统回顾了新加坡如何在有限资源条件下,通过科研机构建设、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协作,以创新来驱动科技与产业发展,打造出“小国大科技”的发展范式。


作为本次活动的重要亮点,《新加坡科研发展启示录》中文版新书发布仪式在全场嘉宾的倒数声中启动。新加坡国立大学名誉常务副校长、校长顾问(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)康长杰教授与广州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王大通先生共同为新书揭幕。


微信图片_2025-10-28_112152_518.jpg


该书中文版的译校与出版筹备,由中新广州知识城《新加坡科研发展启示录》联合工作小组完成,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是项目重要执行力量之一。中新双方团队在翻译与出版过程中精诚合作。这本书的出版是中新两国在教育与科技领域深度合作的又一成果,为知识城推进科技创新构建了具有参考价值的"知识体系框架"与"外部经验参照"。


未来,在科研体制建设、科技成果转化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,知识城将以新加坡科技创新先进经验为指引,并结合实际创新发展,更科学地配置资源,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。


百廿弦歌,寄望新程 

庆祝新加坡国立大学120周年


活动的气氛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建校120周年庆祝仪式中被推向高潮。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、广州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、黄埔区区长冼银崧女士、新加坡驻广州总领事黄美美女士、广州市科技局副局长吴汉荣先生作为嘉宾,共同切下庆典蛋糕,为新国大120周年庆生。


这一温馨而隆重的环节,不仅是对新国大百廿学术传承的致敬,也寄托了中新两国友谊历久弥新、合作再结硕果的美好愿景。


微信图片_2025-10-28_112217_055.jpg


120年,是里程碑,更是新起点。新加坡国立大学以其深厚的学术底蕴与前沿的科研探索,持续推动着中新两国的深度合作与共同发展。


未来,新加坡国立大学(广州)创新研究院将在葛树志院长的领导下,继续依托新加坡国立大学的全球科研资源与创新经验,深化与黄埔区及大湾区的合作,在科研创新、教育培养与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桥梁作用,助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创新高地,为中新合作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。



最新动态

喜报 | 新国大广州创新研究院获批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站 新国大(广州)创新研究院PI林水德教授当选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